山水为卷,非遗作笔!在花果山解锁“文旅新体验”
信息来源:云台山风景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2025-09-24 09:56:21 浏览次数:

火龙在夜空下熠熠生辉

巧手扎染出灵动的山水意境

古法制茶漫溯千年礼韵

……

今年以来

云台山景区创新

“非遗+旅游+研学”模式

让特色文化体验在山水之间焕发新生

640.jpeg

渔湾景区的梦幻山水实景演出,无疑是这场非遗盛宴中的“流量担当”。当非遗技艺“铜梁火龙”遇上千年打铁花,赤膊的勇士手举彩绘龙身,在漫天飞溅的金色“星雨”中奋力舞动,巨龙盘旋、翻腾,铁花坠落间,在夜幕下勾勒出“火树银花映山河”的震撼奇观。每一个瞬间,都让现场观众屏息凝神,叹为观止,“夜晚的渔湾,美得超出预期,打铁花与火龙的结合太绝了,这场演出让我们不虚此行!”游客张先生的赞叹,道出了无数观众的心声,畅游山水的同时,在漫天“星雨”中感受渔湾“神鱼化龙”的文化魅力。

云台山景区的非遗体验,从不止于“用眼睛看”,其更注重于游人“亲手触碰”的温度。在孔雀沟景区,一场自然艺术探索之旅正在上演。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将素白方巾按自己的想象捆扎、浸煮,再浸入到天然染料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不仅学会了绞扎技法,还了解了植物染料的奥秘。当解开绳结,方巾上浮现出一道道独一无二的靛蓝纹路,不仅成为记录着景区青山绿水相拥的自然印记,也是独属于孩子们自己的非遗手作体验。

日前,来自霍尔果斯“石榴籽 祖国行”研学团的小团员们,在景区的茶园里开启了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对话。“原来茶叶来自这么嫩的芽尖,摘完指尖还留着清香!”马晓静小心翼翼地捏着茶芽,满脸新奇。茶农耐心地教孩子们辨认哪些是符合“一芽一叶”标准的鲜叶,并示范“提手采摘、不掐不拽”的手法。采茶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一同观摩了杀青、揉捻、烘干的完整工序,亲手尝试炒制茶叶。热黑曼·阿力木汗捧着自己参与制作的干茶,满心欢喜地说:“要把这罐自己制作的‘云台山味道’带回家,给爸妈尝尝。”

走进花果山景区,非遗体验与西游文化撞了个满怀,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准备了空白脸谱与彩墨,细心地指导他们绘制京剧脸谱。孩子们握着画笔,认真勾勒线条,填充色彩,从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到天兵天将的威武纹样,一个个鲜活的西游人物在笔尖诞生。涂涂画画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脸谱绘制技艺,更在色彩与纹样中,读懂了西游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640 (9).jpeg

当千年非遗技艺遇见云台山的山海之色,当静态的文化注入动态的体验,“可观、可触、可感”成为景区非遗文旅的全新关键词。今年以来,景区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融入非遗元素,以“非遗+研学+旅游”融合发展为路径,推动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双向赋能,令游客在亲手创作中感受非遗的细腻精巧,在自然山野间见证文化传承的不竭活力,让每一次出行体验,都成为与传统文化深度对话的难忘旅程。

640 (10).jpeg

一个个精彩的非遗体验

让游客从“观看者”变为“参与者”

在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的

深厚底蕴与当代价值

游客们更在指尖创作中

感受非遗的细腻与精巧

和云台山景区的美丽与活力


审核:郑晓璇

供稿:魏源、刘东 




主办单位: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0518-85726318  网站地图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34号  网站标识码:32079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