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青山间
云雾缥缈处
在花果山半山腰
有一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刹
这座古刹更与《西游记》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就是三元宫
俯瞰花果仙山,三元宫必然是山林掩映中最突出的建筑之一。它是花果山上最大的古建筑群,依山而立、气势恢宏、红墙黑顶,在茂林修竹的映衬下,宛若仙山琼楼。
三元宫的构造十分精巧,以古代寺庙的建筑布局为基础,根据山势加以调整,以三门殿、天王殿、大殿、团圆宫、玉皇阁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寺内有楼台飞檐、雕梁画栋、红墙黛瓦。
三元宫建筑群坐落于花果山中心。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宋代重建、明代敕赐、清代鼎盛,香火绵延。据明代顾乾《云台山志》记载:“圣宫坐苍梧绝顶,四环沧海,万象森罗,真宇内大灵山也;题方祈福者,必先进香东海。”
从清风祖师开山创业,到历代高僧弘扬佛法;从太后赐经的殊荣,到四监督修的盛况;从清初复海的艰辛,到康熙御赐匾额的荣耀;从道光年间的大规模修缮,到信众的虔诚供养——三元宫的千年历史,是一部传承与坚守的史诗。
近代以来,三元宫历经磨难,民国时期苦遭战乱,香火凋零,抗战时期又遭轰炸,殿宇倾颓,胜景荒芜。直至20世纪90年代,这座古刹才得以依明代风格逐步修复,最终形成以海宁禅寺为核心的庙宇群。
如今,虽历经沧桑,三元宫依然庙貌庄严,佛光长明,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与信仰的永恒。
但三元宫并不单纯是道教宫庙
其宗教变迁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道教到佛教的转变
再到现代的多元融合
“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在三元宫雄伟庄严的山门处,可以见到这样一副楹联,道尽了《西游记》与花果山、与三元宫根深蒂固的关系。
明张朝瑞的《东海云台山三元庙碑记》中记载:“三元大帝,东海人,父萼,子光蕊,一字子春,唐贞观已巳及第,玄相殷开山妻以女,生三子,官天、地、水,因尊为三元三官三品。”
明万历十五年(1587) 谢淳曾扩建云台山三元宫,在三元宫内供奉的神像除了三元大帝, 陈光蕊及其 4 个妻子(殷氏小姐与三龙女) 之外,还有陈光蕊的另外一个儿子——唐玄奘。
在《西游记》第十二回《唐王秉诚秀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里写道:“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用144个字完整的讲清了“唐僧身世”的来龙去脉,这也与海州地区流传的民间传说、碑文记载很是相似。
三元宫正殿三官殿的正后方,紧连在子午轴线上的是被《云台山志》载述的“九圣团圆宫”,此与三元的家世紧密相关,这是云台山史迹与《西游记》故事在三元宫建筑群里最形象、最写真、最有表征的文化呼应。
而三元宫佛道相融也体现了名著《西游记》书中所描述的佛道二教并不冲突这一观点,双方互通有无、互帮互济。
书中,玉皇大帝制服不了孙悟空时,便请如来佛祖出面帮忙。而孙悟空本身的形象也是先道后佛,既有道的痕迹,也有佛的影响;先是石猴成精,力大无比又会七十二变,这应该属于道教范畴;而后皈依佛门,力保唐僧西去取经,后修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又属于佛教范畴。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应属于佛道相融之结晶。
三元宫既有浓厚的历史底蕴
也有美丽独特的景色
站在三元宫的银杏树下
阳光穿过古树苍劲的虬枝
洒落在石砖地上
铺就一袭金黄
抬眼望去
大殿门额上悬挂有一块
镌刻岁月风霜的匾额
上书“遥镇洪流”四字如铁画银钩
在光影交错中
恍若墨香正穿透千年时光
与今人的目光在此交汇
从宋元开始,黄河由云台山南面的“云梯关”夺淮入海,给淮河流域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当时的云台山尚未与大陆相连,还屹立于碧海之中,后来,康熙年间的郯城大地震造成陆地上升,这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云台山。
幸亏有云台山的阻拦,否则淮河入海口可能会被黄河裹挟到海州湾甚至更往北面。清朝康熙皇帝对云台山镇淮入海的气度大为赞叹,于是,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亲自题写匾额赐“遥镇洪流”给三元宫。
细细看,牌匾上书的“遥镇洪流”的“流”是少了一点的。对此有两种说法,一是可能在康熙年代的时候,本身这个字就是没有一点的,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康熙当时题字的时候故意把这点去掉,此举寓意洪水早日消退下去。
玉女峰往东北方向看去
有一小道劈开山间苍翠
顺着小道前行
忽见悬崖峭壁上同样刻着
“遥镇洪流”
这也是来自三元宫的牌匾上
后人以山为笺、以岩为砚
将镇水祈愿化作永痕的碑铭
群山苍翠、密林掩映,三元宫的红墙黛瓦与飞檐翘角在其间若隐若现,恍若一幅缓缓展开的山水画卷。
拾级而上,猕猴在两侧的枝丫间嬉戏,或攀枝跳跃,或静坐凝望,更为这方净土平添几分灵动与野趣。
陡峻的石阶如天梯般通向宫门,门额上“敕赐护国三元宫”的匾额,镌刻着古人对这座古刹的尊崇。
步入院内,两株千年银杏屹立,东雄西雌,枝干虬曲如龙,到了深秋时节,冠盖遮天蔽日,金黄的叶片洒落一地碎金。
古寺旁,惠心泉汩汩流淌,仿似历史的低语;再往深处,金镶玉竹林郁郁葱葱,微风吹过,竹浪翻涌,沙沙声里是时光的脚步。
“古寺深山藏不住,千年银杏透梵音”
三元宫这方天地
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也是信仰与历史的见证
登临至此
不妨放松心神
感受“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的文化
体验“西游胜境”的空灵悠远
审核:郑晓璇
供稿:杨雪、吴函津、孙艺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