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萍姐姐来连!央视《大手牵小手》走进花果山
信息来源:新闻办 发布日期:2025-10-25 16:55:37 浏览次数:

“大手牵小手,向着快乐走!”这句童年口号你熟悉吗?最近鞠萍姐姐来连云港啦央视少儿频道《大手牵小手》前往花果山,沉浸式探访孙悟空老家,这部曾经陪伴我们长大的经典栏目,邀请你一起感受西游的文化魅力。

昨日,深受全国少儿喜爱的央视《大手牵小手》栏目组走进花果山景区,带领4位“西游文化小使者”开启了一场跨越神话与现实的《西游寻根之旅》,用镜头记录下大圣故里的奇趣与温情,让西游文化在欢声笑语中浸润孩子们的心田。

640.jpeg

秋日悠悠,草木逐渐变得多彩起来,秋高气爽的天气为花果山更增几分温柔。在花果山老山门前,主持人黄炜、陈怡、金豆带领“西游文化小使者”集体亮相,向孩子们讲述这片土地与孙大圣的不解之缘。随后,“师徒四人”的表演点燃现场气氛,唐僧手持禅杖、悟空挥舞金箍棒、八戒扛着九齿钉耙、沙僧挑着行囊,经典形象一出场便引得孩子们欢呼,现场欢乐无限。


作为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的“第一道关卡”,花果山景区的南天门,自然成了“西游寻根之旅”的首站。在这里,孩子们一起研究南天门的建筑风格,回忆书中描写的此处驻守神将,想象着他们驾着云彩又去往何处……


“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两边摆数十员镇天元帅,一员员顶梁靠柱,持铣拥旄……”南天门在《西游记》中曾被提及40余次,是齐天大圣上天庭的必经之路,每每孙悟空上天庭搬救兵,都会路过此处。

据《连云港市志》记载,“南天门建于明代,石拱门,门前有石级,有照壁俯临深涧。驻足南天门,如置身云端。”自明代建成起,南天门一直是通往三元宫、水帘洞、玉女峰等景点的必经之路,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循着水声快步前行,洁白的瀑布从山崖上飞流直下,如珠帘般挡住洞口——孩子们来到了无数西游迷心中的圣地“水帘洞”。在“美猴王”的带领下,主持人与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穿过水帘进入洞内。石锅、石灶、石碗、石凳整齐摆放,仿佛“美猴王”与群猴的欢宴刚刚结束。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作为齐天大圣的居所,花果山水帘洞已有近五百年历史。当《西游记》还未面世前,已有许多文人墨客登山游览,探寻水帘洞的奥妙。

640 (9).jpeg

据明嘉靖年间《东海云台山三元宫庙碑记》记载:“余尝从鸡三嗟上登,曦轮晃烁,荡漾淘沫……至若,塔之为金牛……洞之为二仙、为水帘、为华严、为朝阳……”

640 (10).jpeg

若是在洞外仔细观察,瀑布旁的崖壁上“高山流水”“神泉普润”“印心石屋”等石刻磅礴大气,与水帘洞浑然一体。百年前,也许正是吴承恩游览这座海中仙山时,感受到水帘洞的神奇之处,才将其作为孙大圣的老家。


在花果山,玉女峰一定是不容错过的景点之一,《大手牵小手》栏目组也登上了这座江苏第一高峰。在峰顶,“西游寻根”小队大变身,以天庭众仙的身份与孙悟空趣味互动。生动的场景再现,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更直观地感受到《西游记》故事的幽默与精彩。


此次《大手牵小手》走进花果山,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实地探访相结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览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不仅生动展现了花果山作为“大圣故里”的独特文化魅力,更通过央视平台,有效推动了西游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与传承,实现了“从神话走向现实”的文化启蒙。


接下来,秋日的花果山层林尽染,每一步都是多姿多彩的景色,让我们跟上《大手牵小手》的步伐,前来大圣故里踏秋寻趣,沉浸式感受西游文化的别样魅力!


供稿:杨雪、刘东、孙艺菡


此次《大手牵小手》走进花果山,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实地探访相结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览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不仅生动展现了花果山作为“大圣故里”的独特文化魅力,更通过央视平台,有效推动了西游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与传承,实现了“从神话走向现实”的文化启蒙。




主办单位: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0518-85726318  网站地图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34号  网站标识码:32079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