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交织“文化香”,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信息来源:新闻办 发布日期:2025-10-23 11:44:59 浏览次数:

传统戏剧、森林音乐会、群众文艺展演、非遗教学……从老年群体到年轻游客,从本地居民到外来旅人,今年以来,云台山景区持续推出多样化文化服务,精准对接群众多层次精神需求,让“烟火气”中氤氲出“文化香”,展现了景区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文化进村社,服务暖民心

“这个穴位对缓解腰痛特别有效,大家跟着我找位置……”今天下午,云台街道西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内座无虚席,一场非遗传承学习讲座正在这里举行。传统医药传人江尧龙师傅手持穴位手稿,从骨骼结构讲到日常保健技巧,结合生活案例来讲解接骨手艺与养生知识,现场村民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掏出手机拍下穴位图,念叨着“回去了也试试看”。


云台山景区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将“文化下乡”与“文化扎根”相结合,推动非遗资源、文艺活动向村社延伸,激活乡村内生文化活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文化服务。

3.jpg

围绕“精准化惠民”理念,景区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群众的喜好与需求,定制专属活动。除了针对老年群体推出的淮海戏、黄梅戏等传统戏曲演出外,还为中青年群体开设炒茶制茶等非遗体验课、举办森林音乐节,为儿童设计西游脸谱绘画等趣味活动,形成“全龄共享”的文化服务新格局。“我们近期计划推出8场主题文艺演出,并围绕重阳节组织老年文化汇演,让乡村文艺潮持续‘热’下去。”云台街道工作人员介绍道。

文化进景区,传统活起来

“小空,你要记住,守护花果山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昨天上午,音乐儿童剧《寻找花果山》在花果山景区玉女峰广场精彩上演,剧中少年孙小空穿越时空,为守护绿水青山而勇敢追梦的成长之旅剧情,感染了在场观众,演员们生动的表演引得台下时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今年以来,云台山景区以西游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创新文化惠民活动形式,通过“资源整合、场景创新、品牌联动”三重举措,让节假日的景区处处洋溢浓厚文化氛围,切实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游客、向基层延伸。

6.png

景区充分联动非遗资源与传统节日,将西游IP贯穿文化惠民全流程,推进“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建设,把非遗文创、文化展演融入游览动线,打造种类繁多的非遗西游花灯展,并结合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策划主题体验活动,推出端午射五毒、中秋火锅团圆宴互动体验,让游客在动手参与中“品尝”节日滋味,让“烟火气”里满含文化温度。

文化种心田,乡村焕新颜

在“送文化”的过程中,景区更注重“种文化”的长效培育。今年以来,景区不仅将非遗融入游览动线,更把教学、展演直接送到村社。今年新增的6项区级非遗、10名传承人中,既有传统医药传人,也有制茶、戏曲等方面的手艺人。景区积极组建非遗导师团,邀请传承人进村授课,既把实用的技艺、鲜活的文化送到老百姓心坎里,更在乡野沃土上栽下了生生不息的“文化苗”。


随着文化服务的深入,越来越多村民从“台下看”变成“台上演”。淮海戏、锣鼓、旱船、东北大鼓……许多村民自发加入文艺队伍,自主编排,在10个村社间定期演出,“乡村大舞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切实推动乡村文化从“单向输送”向“自主造血”转变,真正让文化在乡土扎根、开花、结果。

9.jpg

文化服务的持续深化,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以文化为纽带,云台山景区正编织出一幅“烟火气”与“文化香”交融共生、活力迸发的生动图景。云台山景区将继续创新服务形式,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每一位群众,为百姓的幸福生活增添更亮丽的文化成色。


供稿:杨雪、刘东、范辉



主办单位: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0518-85726318  网站地图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34号  网站标识码:32079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