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4253308/2019-01100 分 类 / 通知
发布机构 市信息中心 发文日期 2019-06-11
标 题 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8198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文 号 连景函〔2019〕34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有效
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8198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信息来源:市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19-06-11 11:25:00 浏览次数:

市委宣传部:

经研究,现对王雪峰委员提出的《关于在港城开展纪念陶澍诞辰240年活动的提案》提出如下协办意见,供你单位答复委员时参考:

一、花果山陶澍遗迹的基本情况

陶澍在花果山留下了许多活动遗迹。根据《花果山志》记载“陶澍,清湖南安化县人,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道光十年(1830年)任两江总督监管盐务。曾两次游遍云台山诸胜。助资修建今花果山诸殿宇、神像和“海曙楼”,并为南天门等名胜书写匾额及对联,在各名崖勒石,使今花果山增辉。”

花果山玉女峰旁的迎曙亭,据《云台补遗》载述,早在唐代这里就曾建“望日楼”,后倒塌。明代万历年间在原址再建“海曙楼”,海曙楼是观海上日出极佳的观景台,山海景观在这里交集。道光壬辰(1832年)陶澍巡历至此,“倡捐选匠,重建飞楼”,由运司童濂督造。上下两层各三间。两边有官厅三间,西厅三间。前有大门三间,是一个建筑群。“洵天下之壮观也!”陶澍亲题楼额,又系以铭,并书联句。

水帘洞上岩壁上的石刻“印心石屋”也与陶澍有关。印心石屋本是陶澍为在家读书时居室所起名,道光皇帝因为陶澍“军政漕河鹾务”功绩大,亲自题写作为赏赐,而且一小一大,写了两次。这在当时是莫大的荣誉。因为是“御书”,《云台新志》与《海州文献录》都将其恭录于金石录之首。有记,道光乙未(1835)冬,陶澍恭勒海州云台上水帘洞上。据童濂所记丙申(1836)夏东海士民公请敬摹宸翰于云台山第一峰。

二、景区全力协助纪念陶澍诞生240年“五个一”系列活动

景区可配合有关部门,深入挖掘与陶澍相关的摩崖石刻与诗文楹联工作,参与研究陶澍论文的编写工作,并协助相关部门搞好“云台诗会”,在花果山景区展示这次云台诗会的精品诗作,如果连云港师专退休教授严淡如等专家的传记文学《陶澍两巡云台山》成书后,可在花果山景区举行首发式,借助纪念陶澍活动来进一步加强对花果山景区和连云港的宣传。

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2019年6月5日

联系人:王善景;联系电话:0518-85726609

(此件公开发布)




主办单位: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0518-85726318  网站地图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34号  网站标识码:32079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