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的花果山,林海叠翠间游人如织,四海游客怀揣着对西游文化的向往汇聚于此。为了给游客更周到、暖心的出游体验,这个暑假,景区以“行者”志愿服务为抓手,用多样举措为暑期出游注入文明力量,把细致服务揉进每一处关怀里,那些红色的身影成为山林间最亮眼的风景。
01 全员参与+专业赋能 筑牢服务根基
暑期是游客量集中时段,景区精心筹备志愿服务相关事宜。7月初召开的暑期旅游工作部署会,把志愿服务摆在了重要位置,“行者”志愿服务队500余名志愿者全员上岗服务,他们分布在景区各个关键节点:在游客中心主动为需要帮助的游客寄存行李,在停车场顶着烈日指挥车辆有序停放,在景区入口帮游客快速核验门票,在山间步道提醒大家注意脚下安全……
景区面向暑期返连的大学生发出号召,吸引不少同学主动报名加入“行者”队伍。这些年轻的身影穿着红马甲,成为山林间会移动的“青春路标”,既活力满满又靠谱给力。扬州大学医学院的返连学生周楠还特别邀请同院医护专业的同学,为景区志愿者们带来实用的“急救培训课”。课程紧扣景区服务场景,针对性讲解了中暑初步处置、磕碰伤口处理等应急办法,志愿者们现场实操演练,为服务游客再添“硬核本领”。
02 多元联动+细节关怀 温暖游客心田
暑期以来,景区联合4所高校、2家单位400余名志愿者开展“志愿同行”共建活动,极大丰富了景区志愿服务类型。志愿者们设立“儿童安全教育驿站”,用“西游版”口诀、“西游闯关”小游戏等方式面向儿童及游客家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还组织了“清山护绿·西游新篇”环保志愿服务,设计了“西游盲盒”“西游主题环保布袋DIY”等活动,让环保知识在趣味互动中深入人心……这些特色活动串起来,营造了安全、舒适又文明的旅游环境,大大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景区的美誉度。
高温天里,为缓解游客暑热,“行者”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贴心准备了绿豆汤,一碗碗清甜解暑的绿豆汤递到游客手中,驱散了暑气,也温暖了人心……在“行者”志愿服务站,除了日常的路线指引、景点推荐、失物招领等服务,还准备了实用的“爱心包”——有藿香正气水、创可贴、碘伏、扭伤喷雾等,以备游客不时之需。
山脚的花果山社区志愿者们也同步行动,常态化开展暑期社区卫生大扫除,宣传高温天灭蚊灭蝇小知识,把居民堆在门口的废旧纸箱整理好送去回收站,帮着解决了不少邻里的“小麻烦”。此外,利用周末时间,社区志愿者们还主动至景区服务游客,维持秩序,让这份为民服务的温情从社区一直延伸到景区。
03 热心帮扶+长效续航 留住四季风景
暑假期间,一场悬崖手机“救援战”在景区开展。一名游客在拍照时手机不慎滑落悬崖,接到求助后,景区社会事务科应急救援志愿者携带专业装备,经过仔细勘察、搜寻,在崖底石缝中找回手机,游客激动地连连道谢。其实在花果山,这样的暖心时刻从来不是“偶然”。可能是志愿者听到游客突觉身体不适,立即送过来的一个降温包;可能是发现有小朋友哭闹着等妈妈,蹲下来逗孩子递的一颗糖;也可能是看到游客对着石刻上的文字犯难,主动上前讲的一段小故事……这些藏在山林云海里的善意,串起了游客一路的好心情。
花果山景区的暑期志愿服务,不只是让游客的旅途少了“找不着路”“东西丢了”的奔波,多了“有人帮”“有人暖”的踏实,更让“大圣故里”的热情、真诚形象深深印在了游客心里。
接下来,景区还会持续优化志愿服务机制——从志愿者的培训内容到服务站点的布局完善,从“暖心包”的物品更新到特色活动的创新升级。志愿服务的光,不会因为暑期结束而消散,会成为四季常驻的风景,让每一个来探寻西游故事的游客都能留下暖心的记忆。
供稿:侍常婷 赵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