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花果山“行者”志愿者们迎来了一堂特别的“实战课”——由扬州大学医学院专业医护学生开展的急救知识培训在景区游客中心举行。来自景区各岗位的20余名志愿者参加,学习了应急救护理论与实操技能,为守护游客安全再添“硬核”本领。
不同于传统培训,此次课程全程“贴地飞行”——扬州大学医学院的医护学生结合景区游客密集、地形复杂的特点,针对性讲解了中暑、意外受伤等常见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方法。从必备的医学小常识、如如何快速识别游客中暑症状,到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与频率和海姆立克法的“剪刀石头布”操作口诀,授课人员通过案例拆解、现场演示、一对一纠错等方式,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接地气”,让人们“记得住”。
“考虑到景区山路多,夏季游客容易中暑,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偏向于急救应急知识的培训。志愿者们掌握这些急救知识,遇到突发情况时就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扬州大学医学院学生周楠介绍道。
培训现场,志愿者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不时拍照来记录课程的重难点。随后,志愿者们分组模拟应对游客突发状况,从判断病情到实施急救,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参训结束后,景区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有理论、有案例、有实操,让我们不仅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还能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游客,收获很大!”
“行者”志愿者是景区里移动的“服务站”,更是游客身边的“安全哨”。此次景区联合高校把“急救课堂”搬进景区,就是要让志愿者们既懂服务又会急救,让游客在山间“漫步”时多一份安心。未来,景区还将把急救培训变成“必修课”,组织复训和技能考核,推动急救知识在志愿者队伍中常态化运用,让“安全守护”成为花果山志愿服务的亮丽名片。
审核:张孔彪
供稿:侍常婷 、赵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