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4253308/2019-00020 分 类 其他 / 通知
发布机构 云台山风景区管委会 发文日期 2019-02-16
标 题 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景区乡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文 号 连景发〔2019〕13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有效
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景区乡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信息来源:云台山风景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2019-02-16 10:39:03 浏览次数:

各相关单位:

现将《关于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景区乡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2019215

 

 

关于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景区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省、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根据《中共连云港市委、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连发〔201829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四化同步发展出发,以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为主题主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景区乡村融合发展,密切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稳妥推进农民群众按城镇化规律集中居住,优化辖区内空间布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现代生活,为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统筹景区、城乡发展,综合考虑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等,深入研究具体问题,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房往哪里搬、产业怎么发展等问题,谋定而后动。同步配套建设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同步加强社会治理。

(二)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指导。按照集聚提升、保护特色、搬迁撤并的思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实施多规合一,科学合理确定搬迁规模和建设时序,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建设改造,积极稳妥组织实施,既要积极行动,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

(三)坚持试点推进,分类实施。开展试点示范,塑造典型,通过有利产业发展、方便生活等方面的实质性改善,有序引导集中居住,积极作为、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久久为功。

(四)坚持传承文化、塑造特色。准确把握景区各个乡村特色特点,深入挖掘本乡本土历史、地理、文化特色,保护好传统村落,体现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留住乡愁记忆。

(五)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坚持农民自愿选择、自主决定。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群众自愿改善居住条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引导,对景区发展休戚相关的村庄区域要积极引导搬迁集中。按照先申请后实施、先建设后拆除的要求,认真做好农民新旧住房过渡衔接,严禁强拆强建。

(六)坚持底线意识,规范操作。坚决不损害农民权益、严禁新增街道、村级负债两条底线,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要确保政策透明、操作公平;要严密组织、稳妥推进。坚决依法办事、阳光操作,有效落实农民选择权、参与权,全程接受农民和社会监督,做到流程规范、政策透明、对象公开,整体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三、实施步骤

我区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总体目标是将集中居住与保护绿水青山相结合,将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将乡村旅游与景区旅游相结合,科学、量力、有序推进集中居住工作。

2020年,完成云台街道有意愿建房、符合建房条件的村民建档立卡,建成1-2个集中居住示范区,强化集中居住观念,完善配套设施,引导村民有序入住。到2022年,规划的集中居住区全部建成,形成具有活力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发展村与集中居住区融合发展,小城镇集聚能力和产业支撑力持续增强。到2035年,云台街道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城乡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四、重点工作

开展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开展的工作重点是:明确一个主方向,打牢两个基础,做好两个引导,强化五个支撑。明确一个方向,即明确以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为主方向;打牢两个基础,即打牢调查摸底、规划编制两个基础性工作;做好两个引导,即引导农民进入新型农村社区,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强化五个支撑,即强化基层党建支撑、配套服务支撑、产业支撑、文化支撑、土地政策支撑。具体如下:

(一)明确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主方向。按照分段集聚,敞开山体,有利生产,加强配套的原则,重点引导景区出入口周边、山体较高处、山体视线廊道内、零散村落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物流园区、码头岸线内的村民集中到新建社区内居住。计划规划建设东西两处新型农村社区,一处结合渔湾景区、东磊景区的发展,一处结合樱桃谷景区的发展。对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对象给予倾斜支持,对特别困难的农村分散供养人员实行托底安置。

(二)打牢调查摸底基础性工作。云台街道要详细制定农民群众住房改善意愿情况调查表,安排专门人员进村入户,采取家家到的方法,认真组织开展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前期调研摸底,重点对农民意愿、住房现状、收入情况、现实需求以及基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进行走访调查,真实了解农民群众的意愿和想法,准确了解进城、留村的人口规模、分布状况,深入思考研究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方法,真正做到农民意愿清、住房现状清、思路方法清,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打牢规划编制基础性工作。结合对现状需求的摸底调查,对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进行梳理与优化。要推进多规合一,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空间布局,为乡村振兴绘制一张蓝图。结合市政府对景区周边改善环境、发展旅游产业的相关要求,及时调整镇村布局规划,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专项规划,着重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按服务半径统筹考虑幼儿园、中小学、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布点,保证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生活垃圾收集、通信网络等基本设施全覆盖,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场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自下而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尊重乡村发展演变的自然客观规律,顺应景区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农民承受程度和生活习惯、乡风民俗,推广采用多种居住方式。加强景区农村住房规划指导管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住房面积、地坪标高、层数和层高。

(四)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云台街道村居规划》报市政府审批后,尽快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选址,同时积极协调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开展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工作。对新型社区的户型、面积、形式等要求征集群众意见,为社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要选优设计单位,设计方案要积极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突出,院落布局与建筑设计,体现方便生产生活的理念;在造型与选材上,注重地方特色的营造;在整体与细节的打造上,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

(五)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基层党建支撑。各相关单位要按照《市委关于全市基层党建堡垒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五项监管机制规范农村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把基层党建同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下沉资源、服务、管理,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优化、农村社区协商优化、政社互动机制优化、三社联动平台优化和服务管理网络优化,全面推广一委三会社区治理模式,发挥农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实施标准化建设,强化配套服务支撑。各相关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新型农村社区延伸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类资金不应向列入搬迁计划的村庄投入,要向新型农村社区投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原则,搞好供排水、道路、粪污处理、垃圾收运、供气、供电、照明、通信、绿化等设施配套,合理设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农贸商业、金融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长效管护机构,落实管护主体、人员和经费,不断提高管护水平和标准,确保长效运行。

(七)加速产业融合,强化产业发展支撑。相关单位要以景区旅游、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方向,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农业、现代农业、观光农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立足农村、农民主办、富有区域特色的乡村产业。

(八)深化土地综合治理,强化土地政策支撑。要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政策,全面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落实新增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同时,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的综合整治目标。充分发挥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景区融合、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作用,放大土地综合整治效能。深入贯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政策,有序推进节余指标有偿流转使用,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优化耕地布局,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

 

附件:云台山景区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云台山景区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一、成员名单

  长:朱加刚    景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副组长:周成前    景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邓琳琳    景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员:徐德田    云台街道党工委书记

庞士军    云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朱栋梁    建设局局长

王统欐    社会事业局局长

李道春    财政局副局长、财政经济服务中心主任

张国芳    团委副书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

      建设局副局长 

孙召明    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直属分局局长

王绪国    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新浦分局局长

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景区融合发展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协调解决普查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需领导小组决策的建议方案,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建设局,办公室主任由朱栋梁同志兼任。

 



主办单位: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0518-85726318  网站地图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34号  网站标识码:3207920001